國樂天地

世紀文化工程

琉球宮廷音樂(御座樂)樂器的復原

作者/陳焜晉

前言

琉球王國從明太祖洪武五年( 1372)就向中國朝貢,一直到清同治五年(1886)的四百多年間,中國派遣了二十三次共四十四人的冊封使到琉球,其任務除冊封琉球王之外,同時也傳播中華文化。在琉球王國的正史(球陽)(1745)記載:「洪武年間,閩人抵琉,制禮作樂,以教國人」。明朝傳去的音樂包括座樂(太平樂)、大樂、笙家來赤頭樂、頭次樂。其中大樂早已失傳,笙家來赤頭樂由首里城(王宮)下庫里管轄,主要在正殿擔任演奏任務。路次樂是以嗩吶為裡的樂儀隊,座樂為室內演奏屬於御前尊貴的音樂。琉球人將之冠以「御」字稱為御座樂。因此樂工的選擇及培訓亦特別嚴格,必須由家世良好的士族子弟中,擇其少年聰慧者,在王宮的御書院集中訓練。因此,御座樂僅在宮中傳承,沒普及民間,而成為國王御用的宮廷樂隊。它是王權的象徵,但它的尊貴與風光卻在1879年(明治12年)劃下了句點。明治12年,接收大員松田道之率員進駐王城,在御書院日日可聞的御座樂聲,從此成為絕響。之後,日本文化的入侵,加上在二次大戰期間,日軍為了保全本土,誘使美軍在沖繩決戰,結果慘敗。不但無辜百姓死傷數十萬,連王城及文物都全被炸毀。

內文

1993年沖繩縣政府文化局成立了「御座樂復元研究委員會」,聘請了當地的民族音樂學者、音樂家、作曲家等人士擔任委員,由比嘉悅子教授擔任會長。開始進行御座樂復原工作,從資料的蒐集,到相關的博物館、圖書館及赴大陸及台灣等地調查,與御座樂有關的樂器及樂曲。包括南管、北管、莆田十音、惠安北管等尋根工作,並發表了數篇的研究報告。

琉球古樂器多與北管細樂相似

一個已經失傳的樂種要讓它重現原貌是一件很複雜與困難的事。古琉球王朝御座樂的復原工作,也是同樣面臨許多的問題。樂器實物的流失,典籍及樂譜的缺乏,更增加復原工作的難度。

1995年9月底,沖繩御座樂研究會會長比嘉悅子教授,帶來珍藏在名古屋德川美稱館琉球宮廷樂器的圖片及簡單的寸法,與筆者商討樂器的復原事宜。在這之前,比嘉教授認為御座樂的樂器和南管樂器有密切關係,我因專業從事南管古樂器研究及製作多年,才有機會參與復原工作。但當我看到御座樂樂器圖片時,發現這些樂器除了三弦和南管三弦完全一樣,拍板也是五片木片製成之外,其餘樂器幾乎和北管細樂之樂器一樣。因此,馬上和國立藝術學院傳統音樂系主任呂錘寬教授連繫並專程拜訪,經呂教授的確認證實了御座樂樂器屬北管樂系的樂器。之後,由比嘉教授帶領的學者專家陸續來台參訪及采風,參觀我的樂器工坊和樂團,也拜訪北管藝師王宋來先生和他收藏的北管樂器。經過數回的研商終於決定開始樂器的復原工作。

第一批以弦樂器為主的九件樂器於 1997年完成。第二批全部的御座樂樂器共計19件於1999年3月完成,並於4月26日在縣府大廳公開展出,為琉球宮廷音樂失傳百餘年後的復原邁出了一大步。

樂器復原之準備工作

由比嘉教授所提供的圖片資料及簡單的尺寸,依比率劃出設計圖,並蒐集明清兩代相關的樂器資料,包括圖片、文獻及田野調查,作為樂器製作之參考及設計圖的修正。

在十九件樂器中,將其分類為:

管樂器:橫笛(長短各一)、洞簫、嗩吶。

撥打樂器:琵琶、月琴、長線、四線、三線。

打弦樂器:揚琴。

擦弦樂器:二弦、胡琴、提琴。

金屬類打擊樂器:小銅鑼、銅鑼、新心、三金。

皮革類打擊樂器:鼓。

木板類打擊樂器:兩班、三板。

從以上各類中分別找尋製作的材料及材料處理,包括竹管的防蛀、防裂,硬木類及軟木類的天然乾燥與人工乾燥,並依各樂器的規格加工成形,零組件的整備。

由於御座樂樂器的規格特殊,一切現成的模具和板樣都派不上用場,必須重新打造。因此,在沒有成品可丈量仿造之下,僅只從圖面上去揣摩以及製作古樂器的經驗和文獻資料中取得依據。

樂器復原過程中之若干問題

管樂類:橫笛是最早完成的,因為管樂器是決定音高標準的樂器。依比嘉教授提供的寸法兩支不同管長的橫笛( 70.3/75.6cm),我分別便車成筒音A、bA各一支。後來在「琉球橫笛考」(註1)書中所載德川美術館所藏的兩把橫笛,依作者目測丈量認定其筒音為bB。管長分別為62/70cm較前者為短。因此,在第二批復原樂器的橫笛就照此音高製作。從「沖繩卜中國藝能」(註2)書中記載琉球王府歷次上江戶演奏御座樂的曲目及使用樂器,其中分為奏樂與唱曲兩部分,奏樂為管樂及打擊樂(在中國一般稱為吹打),管樂器有橫笛及嗩吶;唱曲部分管樂器僅使用洞簫。因此,橫笛與嗩吶的音律必須同調或關係調,演奏時才能諧和。而洞簫則為其他弦樂器的定音樂器,所以洞簫和橫笛及嗩吶不會同時出現,僅在唱曲時和其他弦樂器擔任伴奏任務,其音律不一定與橫笛相同。

洞簫形制極為特殊,它融合了南簫與北簫的特性而自成一格。管體為北簫紫竹材,頭尾以象牙(今用獸骨)車製銜接,吹口採南簫 V形制,管長50.7cm較一般洞簫短且細,筒音為A。

至於嗩吶的製作是最高難度的,因為圖片上所顯示的古制嗩吶在音孔間飾有錫環,喇叭口較大,均是手工打造,今已無此形制,因此找了老師傅幫忙才得以完成。

弦樂類:弦樂器除了外形之外還有音量、音色、音準的問題。從御座樂文獻中可看出當時演奏的地點為室內,伴奏唱曲的樂隊編制為二至四人的小編制,音量不至太大,除揚琴用金屬弦以外其他都用絲弦,音色不會太明亮。因此在製作上根據這種特性調整音樂板的厚度,覆手的材質以及蒙皮的鬆緊度。

音律也是重要課題,如照圖片上比率放大的品相數值安置(誤差極大),其音律狂亂,彈奏出來不成曲調,因而以洞簫為標準定了品相位置。

打擊類:鑼鼓鐃鈸只在樂部(吹打)使用,因在室內演奏音量不能太大,所以都屬於小型打擊樂器,兩面銅鑼的音色較為深沉音高略有差異。鼓為高音堂鼓,鼓面為黑塗,邊緣塗金銀漆,鼓身朱漆無蕊釘。比較特殊的是鳥居形的鑼鼓台與雙鑼架,和中國明清的鑼鼓架顯然不同,因席地演奏,鑼鼓架的設計小巧雅緻。三金是由三面小鑼組成的雲鑼,音律則從橫笛及樂曲的主音中決定音高。

與御座樂的相關樂種

御座樂編制和使用的樂器以及音樂,深受福建周邊文化的影響。明洪武初,在泉州設福建市舶提舉司,專待琉球入貢,百年後移往福州(註 3)。因此,泉州和福州是中琉政治、經濟、文化聯繫窗口。也是兩國通航由官方指定的唯一通路。按明清的規定,琉球來使應是隔年一次,除了正副使臣之外,另有隨行至少二百人同來。一行通常分成三組人馬,一組由正副使臣率領約二十人,北上京師朝貢。第二組人則留在福建經商或學藝,第三組在抵閩後先行原船返國,待隔年再回閩會同前二組人搭接貢船回國(註4)。留在福建的這些人除經商之外,都學習各種技能,音樂當然也包括在內。我們從御座樂的編制與使用的樂器中,可以發現閩南十音和莆田十音的影子,三者之間有許多共同點。另外還有遠在河北的南音會以及台灣台南孔廟的雅樂十三音,和御座樂都有相似之處,這些聲可做為未來研究御座樂源流的參考方向。

從以下的樂器編制表中可看出共通的樂器如下:

管樂器:橫笛 洞簫 嗩吶

擦弦樂器:四胡 提琴(枕琴 軋琴)

撥弦樂器:琵琶 月琴 三線(三弦) 四線(雙清) 揚琴

打擊樂器:三金(三音) 小鑼 新心(鈸子)

古代樂器製作並無統一規格,民間樂器注重實用,外觀上較為樸實。而御座樂樂器做為宮廷御用的器物,無論在外觀的裝飾或排場都極盡完美之能事,每樣器物均可稱為藝術品。

由於語言的隔閡,樂器的名稱傳到了琉球之後也改變了,舉例如下:

提箏:莆田和閩南十音稱為枕琴,河北南音會稱為軋琴。

四線:各樂種均稱為雙清。

三線:即三弦。

三金:即三音。

新心:即鈸子。

長線:即阮咸。

樂器名稱的改變

歷次上江戶的御座樂樂器名稱亦有所改變,舉例如下:

橫笛: 1653/1682年稱為hanshyo(平假名書寫)歷來都翻成半笙,筆者認為應該是橫簫(即橫笛),1710年之後均稱為橫笛。

洞簫: 1710/1714/1718年稱為管。1748年以後均稱洞簫。

兩班:即拍板。 1710/1714/1718年都使用這名稱,它與南管拍板類似,南管老一輩亦稱撩板。撩板用泉州腔發音與兩班非常相似,是否有所關連有待進一步研究。從1752年之後都稱為檀板。

三板: 1682/1710/1714/1718年之間均稱為三板,1748之後都稱為插板。

搖琴:即揚琴 1764年首度出現,1790/1796/1806/1832年稱為洋琴,1842年又稱為搖琴。在其他記載中亦有稱為夜雨金者。

復原樂器演奏法的基本概念

復原的古樂器除了恢復原貌之外也必須能演奏才有意義,演奏法是個重要課題。明清時期各種樂器的演奏法,我們可以從傳統的管閣樂社的老藝人身上找到一些蛛絲馬跡,如南北管、粵曲、潮調、江南絲竹、各種戲曲…等等都還保存著一些傳統奏法。現代大型樂團已改變了傳統音樂生態,如樂器的音域加寬、音量加大、技術難度加高、移植西方樂器演奏法等。近數十年來的音樂教育已被這股潮流襲捲,因此在此提出一些演奏古樂的基本概念。

管樂器:俗稱笛簫一家表示演奏法類似,但由於音色不同,所要表現的東西也不同,笛子音色嘹亮高亢,注重氣、指、唇、舌的工夫,如吐音、倚音、打音、顫音、滑音、瀝音等。洞簫音色柔美音量小,較注重氣韻的表現,傳統稱簫無舌,就是不用吐音,南管洞簫最為堅持。「怎樣吹洞簫」(註 5)一文中提到:洞簫的特性和音色和其他吹樂器都有所不同,有些吹法在別的樂器上可以收到很好效果,但在洞簫上卻是反效果,如吐音瀝音…。洞簫常用的指法有疊音、打音、領音、贈音、顫音等。

嗩吶音量大具震撼力,需要很好的氣息及口勁來控制音量與音色。常用技法有連音、吐音、頓音、打音、顫音、簫音、循環換氣等。

擦弦樂器:傳統胡琴類族都是使用絲弦,金屬弦是近代才發展出來的,絲弦的特性是音色柔美。但卻有先天的缺點,即高把位音量小音色不佳,低音弦推拉弓音高及音色不一致。不過,傳統樂曲大都是合奏和齊奏,使用兩個把位的音域也就夠用了。倒是低音弦較粗推拉弓問題較大,為了解決此問題,南管二弦演奏法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它在低音弦(內弦)均用拉弓,當弓拉盡而旋律未完則空弓從頭拉起,外弦空弦僅用推弓,按音以上則推拉不忌,如此一來音高與音色就統一了。另外對音色要求乾淨也禁用揉弦( vibrato),左手指按弦用指腹和現代用指尖不同。這些都是演奏古樂器必要有的概念。

提箏這個已瀕臨失傳的樂器,僅剩下莆田、閩南十音及河北南音會仍在使用,陳暘樂書:「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以往有以高梁桿尖端割下後,刮去表皮塗松香末擦奏,也有以細木棒或竹棒擦奏,目前已有改用馬尾弓,而御座樂仍用竹棒塗松香軋之。主要的技巧在於運弓的平穩及力度的掌握,使音色柔美。

彈撥樂器:御座樂的曲目都是演奏合奏曲和伴奏唱曲,沒有突顯個別樂器技巧的獨奏。彈撥樂器如琵琶的基本技法右手主要是彈、挑、輪、滾、勾、托等的變化,左手技巧因品的長度較短,而且使用絲弦,不適合推、拉、吟、揉。至於月琴、四線、長線、三線基本上是彈、挑、滾等技法搭配使用。

揚琴是較特殊的打弦樂器,用兩支琴竹打弦聲音,基本常用技巧有彈、輪、顫、滑、點、撥、揉、勾等八法(註 6)。

打擊樂器:御座樂鼓和小鑼是置放在同一個架子上,表示一人要擔當兩個角色,鼓邊無蕊釘,因此無滑釘奏法,主要打鼓面正打、輕打、掩打、輪音等。小鑼主要打在樂曲空檔。

雙鑼是兩面不同音高的銅鑼,鑼槌敲打不同位置產生不同音色,配合鼓的節奏適度出現,增加樂曲的力度及厚度。

三金為三面不同音高的小鑼,依樂曲需要而擊出不同音高。

新心(鈸子)隨鼓之節奏規律擊打,增加樂曲之華麗熱烈。

拍板則打在拍位,左手持三片右手持二片拍之。

三板(插板)跟著節奏打,左手食、中、名三指插於三片板中、可夾擊打節奏,右手五指並用,可拍、打、輪、加花演奏,使樂曲生動活潑。

結論

御座樂樂器的復原已告一段落,在這期間全心全力的投入工作中,雖然敲壞了好幾面鑼(調音),捨棄了許多不良品,卻使我獲得許多寶貴的經驗與知識,讓這批樂器重回宮廷甚至現代舞台再現原音。到目前為止,已經過了台灣民風樂集與琉球御座樂演奏研究會的音樂家們數次的演出。今後,御座樂已不是一個歷史名詞,它是活生生的展現在琉球人的生活中,更要活躍在世界音樂的舞台上。

參考書目

1.琉球使者я江戶上э 宮城榮昌 第一書房 昭和五七年

2.中琉歷史關係國際學術會議 第一、二、三、四屆中琉歷史關切論文集 中琉交經協會 1988/89/91/94

3.東亞樂器考 林 謙三 香港書局 1978

4.現代國樂 高子銘 正中書局 1959

5.琉球御座樂 中國音樂-曲目 演奏形態 源流考證-王耀華 沖繩藝大藝術文化學叢書 1998

6.嗩吶入門 孫沛元 學藝出版社 1994

7.簫入門教材 曲祥等 華樂出版社 2000

8.中國音樂史圖鑑 劉東升等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人士音樂出版社 1988

9.中國樂器圖鑑 劉東升等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山東教育出版社 1992

10.中國音樂文物大系 黃翔鵬 大象出版社 1996

11.中國樂器圖誌 劉東升等 輕工業出版社 1987

12.中國音樂史 樂器篇 薛宗明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3

13.御座樂復元研究會調查研究報告書 沖繩縣商工勞動部觀光文化局(一、二)1997/2001

14.台灣十三音之研究 賴錫中 碩士論文 1990

15.同聲集 台南市文廟管理委員會 1994

內容註解

《註 1》玉木 繁 琉球橫笛考 那霸出版社 1992

《註 2》喜納盛昭•岡崎郁子 沖繩卜中國藝能 hilugi社 1984

《註 3》楊國楨 明代發展中琉友好關係的漳州人 中琉歷史關係林論文集 中琉文經協會 1994

《註 4》陳奇祿 明清中琉關係的歷史意義 中琉歷史關係論文集 中琉文經協會 1988

《註 5》孫裕德等 怎樣吹洞簫 人民音樂1956年6月號

《註 6》江菊松 華麗的擊弦樂器-揚琴探奧 學藝出版社 1991